2. 他生历九个皇帝,做七个皇帝的国师,是华严菩萨的化身 |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序浅释


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序浅释 2


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序


◎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述


皈敬偈


皈命十方极三际    尘刹圆明调御师

法界功德大悲云    毗卢遮那大智海

所住甚深真法性    所流圆满修多罗

一一尘方佛会中    普贤文殊诸大士

我今欲以一毛智    测量无边法界空

愿承三宝同体慈    句句冥符诸佛意

俾令法眼常无缺    尽众生界如普贤

回玆胜善恰群生    速证菩提常乐果


往复无际,动静一源,含众妙而有余,超言思而迥出者,其唯法界欤。


剖裂玄微,昭廓心境;穷理尽性,彻果该因。汪洋冲融,广大悉备者,其唯大方广佛华严经焉。


故我世尊,十身初满,正觉始成,乘愿行以弥纶,混虚空为体性,富有万德,荡无纤尘。


湛智海之澄波,虚含万象;皎性空之满月,顿落百川。不起树王,罗七处于法界;无违后际,畅九会于初成。


尽宏廓之幽宗,被难思之海会。圆音落落,该十刹而顿周;主伴重重,极十方而齐唱。


虽空空绝迹,而义天之星象灿然;湛湛亡言,而教海之波澜浩瀚。若乃千门潜注,与众典为洪源;万德交归,摄群经为眷属。


其为旨也,冥真体于万化之域,显德相于重玄之门;用繁兴以恒如,智周鉴而常静。


真妄交彻,即凡心而见佛心;事理双修,依本智而求佛智。理随事变,则一多缘起之无边;事得理融,则千差涉入而无碍。


故得十身历然而相作,六位不乱以更收;广大即入于无间,尘毛包纳而无外。炳然齐现,犹彼芥瓶;具足同时,方之海滴。


一多无碍,等虚空之千灯;隐显具成,似秋空之片月。重重交映,若帝网之垂珠;念念圆融,类夕梦之经世。法门重叠,若云起长空;万行芬披,比华开锦上。


若夫高不可仰,则积行菩萨曝鳃鳞于龙门;深不可窥,则上德声闻杜视听于嘉会。见闻为种,八难超十地之阶;解行在躬,一生圆旷劫之果。


师子奋迅,众海顿证于林中;象王回旋,六千道成于言下。启明东庙,智满不异于初心;寄位南求,因圆不逾于毛孔。剖微尘之经卷,则念念果成;尽众生之愿门,则尘尘行满。


真可谓常恒之妙说,通方之洪规,称性之极谈,一乘之要轨也。寻斯玄旨,却览余经,其犹杲日丽天,夺众景之耀;须弥横海,落群峰之高。


是以菩萨搜秘于龙宫,大贤阐扬于东夏。顾惟正法之代,尚匿清辉;幸哉像季之时,偶斯玄化。况逢圣主,得在灵山,竭思幽宗,岂无庆跃。


题称“大方广佛华严经”者,即无尽修多罗之总名;“世主妙严品第一”者,即众篇义类之别目。


“大”以旷兼无际;“方”以正法自持;“广”则称体而周;“佛”谓觉斯玄妙;“华”喻功德万行;“严”谓饰法成人;“经”乃注无竭之涌泉,贯玄凝之妙义,摄无边之海会,作终古之常规。


佛及诸王,并称“世主”;法门依正,具曰“妙严”。分义类以彰“品”名,冠群篇而称“第一”。斯经有三十九品,此品建初,故云“大方广佛华严经世主妙严品第一”。


前言


◎一九六九年宣化上人讲于美国三藩市佛教讲堂


今天是很重要的日子,为什么说是重要的日子呢?因为这是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开始讲说的第一天。在其他的国家,或者有人讲这一部经;那么在西方的国家,相信这是头一次。因为是头一次,这值得我们来纪念它,所以说很重要。


本来讲《华严经》,是要先讲经的名字,可是现在我们先讲《华严经疏》的“序”。因为这一篇序所说的,就包括《华严经》全部的道理,先把这一篇序文讲解之后,对《华严经》大概的意思就会明白了。


在没有讲序之前,先讲一讲这位作序的法师。这篇序是谁作的呢?是华严菩萨──澄观法师作的。


澄观法师,讳澄观,字大休,唐朝越州会稽夏侯氏人。


这位法师身高九尺,有九尺那么高,眼睛呢,有重瞳,重瞳就是两个眼仁──眼睛的这个仁,眼珠子。白天看着他不怎么样,和普通人是一样;但是晚间看见他这个眼睛就有一种光明射出来。他双手过膝,两只手超过这膝盖,很长的。你们注意一下,凡是两手长过膝盖的人,都主于大贵的,这是一种奇特的相。


那么他有四十颗牙,我们普通的人都是有三十二、三十四颗,或者三十六,或者三十八颗牙齿。佛有四十颗牙齿,那么这位澄观法师也是有四十个牙齿。他读书读得非常快,七行具下,他这么一看哪,你看一行的时间,他就可以看七行,这位法师聪明到绝顶。


为什么说他是华严菩萨呢?他著作一部《华严疏钞》,专讲《华严经》。等到他圆寂之后,在中国和印度的交界处,有一位阿罗汉,见到有两个很年轻的菩萨,在虚空里头走。这位阿罗汉有神通,他就用神通令这两位青衣的童子,也就是这两位年轻的菩萨,不能走了,问他们:“你们是谁?到中国做什么去啊?”这两位说:“我们是北印度文殊堂神,到中国五台山去请华严菩萨的牙齿,回到我们的国土去供养。”这位阿罗汉一听,说:“哦,是这样,那你们可以去了。


两位青衣童子走了之后,这位罗汉以后也到五台山去,就对着一般人说他见到怎么样的一个境界。这时人们就把清凉国师的棺木打开来,一看,果然他两颗牙齿没有了。这两颗牙齿就是被两位年轻菩萨请去供养了。所以在佛教里,一般人都知道这位澄观法师,是华严菩萨的化身。


清凉国师这一位大菩萨,真是不可思议,他的境界不可思议。他生历九个皇帝,做七个皇帝的国师。为什么他能这样呢?因为他修行是认真修行,丝毫也不马虎的,不是像一般人,口说修行,身不修行,口是心非──口里说得很对,心里完全都不是。他在出家受具足戒之后,以“十事自励”,以十种事情来勉励自己。


这十种的事情,是很要紧的,我们每一个出家人都应该知道这十种事。现在我念给你们听一听:


第一、体不捐沙门之表;

第二、心不违如来之制;

第三、坐不背法界之经;

第四、性不染情碍之境;

第五、足不履尼寺之尘;

第六、身不触居士之榻;

第七、目不视非仪之彩;

第八、舌不味过午之肴;

第九、手不释圆明之珠;

第十、宿不离衣钵之侧。


这十种,我再来给你们略略地解释一下:


第一、体不捐沙门之表:他的身体无时无刻都穿着袍、搭着衣,很郑重其事地,像个比丘的样子;表,就是样子。


第二、心不违如来之制:他的心对于佛所说的规矩,一定遵守的,绝不违背;

守佛所说这一切的戒律。


第三、坐不背法界之经:《华严经》就叫“法界之经”。背,是不违背。凡是有《华严经》的地方,他一定对着《华严经》来坐,不背着《华严经》来坐,不用这个脊背对着经典来坐。你们各位听听,人家这种的愿力,不要说对佛,就是对经,他也不会背后对着经来坐。


第四、性不染情碍之境:情,是爱情的情;碍,是障碍的碍,不是情情爱爱的爱。对于情,有障碍的这种境界,他不染。不染,就是不着住到这上面。


第五、足不履尼寺之尘:这个愿看起来不太公道,比丘尼很不高兴的,但是他还是照常地发愿。说什么呢?他说他的脚不踩到尼寺院门口的土上;他不仅不走到尼寺里面,就是连门口的尘土他都不踩。


尼,就是比丘尼,单单住有比丘尼的庙,就是尼姑庵。他就连门口的尘土,都不踩的。这个意思怎么样?就是他不到比丘尼的庙上去。所以他一生都没有到过比丘尼的寺庙去,因此很多比丘尼也不去亲近他:“他不来算了,我们也不去。”你们想一想,这要是你们西方人就会说:“哎呀,这简直神经病嘛,这又有什么意思呢?走到比丘尼的庙上,又有什么不好呢?我一天跑一百趟,都觉得没什么问题的。这位清凉国师他太清凉了,凉得太厉害了,一点都没有热情”,对不对啊?因为他太过清凉了,一点情感也没有,没有什么情感,所以能发这个清凉的愿。


第六、身不触居士之榻:不要说到在家人的地方去住,他连在家居士睡的床,他都不触。触,就是不touch, no touch,不接触。你想一想你够不够这个资格啊?你怎么样啊?哈!


第七、目不视非仪之彩:非仪,就是不合乎威仪的,不合乎礼仪的这种因缘,他都不看。好像那作戏的,或者跳舞的,或者唱歌的,或者好像是怪物、妖怪,在街上那地方蹦蹦跳跳的,这些他都不看的。


第八、舌不味过午之肴:过了午,口里不要说吃东西,就连尝一尝它有什么味道,他都不尝的。他不会说:“这个东西什么滋味?我试一点点”,他都不试的,更不要说吃。你看看人家高僧所行所做,都是什么样子。想出家,那么容易的?放不下,你就不要出家!


肴,就是吃的菜饭;肴馔,就是包括水果等一切吃的东西,什么都包括在内。他不要说菜饭,甚至于连一个水果都不吃的。所以修行持戒律是要很严厉的。有人说:“师父许可我们晚间吃个苹果,或者橘子,或者是什么水果之类的,这许可的啊!”不错,就因为你做不到,所以勉勉强强开这么一个方便法,说可以的。到时候,你若真想要修行,出家了,就连水果都不可以吃的,甚至连牛奶等浆类都不喝的。你们要是饿的话,也可以喝点浆类,不要偷着吃东西,听见没有?要依教奉行,不要听了不注意。


第九、手不释圆明之珠:他手里总拿着念珠,不断地念“南无阿弥陀佛、南无阿弥陀佛……”这么念佛。


第十、宿不离衣钵之侧:他睡觉总要把衣钵放在旁边,保护他这个衣钵。


所以这位清凉国师,他天天以这十种的事来勉励自己,没有师父教他的。没有哪个师父说:“你要持午啊!你不要背着经坐。”没有的!都是他自己立出来的条件,不是师父教的,所以他才能“生历九朝,为七帝师”,他历经九个皇帝,而有七个皇帝都拜他做师父。


这九个皇帝都是谁呢?是唐朝的,(一)唐玄宗、(二)唐肃宗、(三)唐代宗、(四)唐德宗、(五)唐顺宗、(六)唐宪宗、(七)唐穆宗、(八)唐敬宗、(九)唐文宗。由代宗以后,都是拜这位清凉国师做国师的。


唐贞元十四年四月,逢帝诞日,当时他住锡在五台山“大华严寺”,德宗皇帝诏请入殿,开示《华严》宗旨。皇帝一听龙心大悦,赞叹说:“讲得真是妙啊!”于是赐紫衲方袍,礼为“教授和尚”;言其他是皇帝的教授和尚,常常给皇帝讲经说法。


为什么他叫“清凉国师”呢?贞元十五年四月,又逢帝诞日,皇帝再诏请教授和尚入内殿,阐扬《华严》大经。他给皇帝说法,皇帝听了之后,说:“您真是令我得到清凉!现在真是好!真是得到自在清凉了。”所以就赐“清凉”为国师之号,说:“以后就称澄观法师叫『清凉国师』,不称他的名字。”后人也就称“五台山”为“清凉山”。


你们看看,他一个人经过九个皇帝,七个皇帝都拜他做师父,如果他没有道德,怎么会有这样的感应?


他的学问特别好,他读的书也很多很多的,所有出家人的书、在家人的书、佛教的、道教的、儒教的,他都读过;他对《易经》也特别有研究。


这一篇“序”是华严菩萨所作的序文,当然是最好的,所以在还没讲《华严经》之前,就先讲一讲这个序文。


猜你也喜欢:



点击“阅读原文

查看更多宣化上人精彩开示
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,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分享新闻到
微信朋友圈
扫描后点
右上角分享

0 Comments

Leave a Comment

Ad

Related Posts: